立體生態種養 農業提質增效
發布時間:2022-08-05 09:12:00 點擊:
8月4日上午,盛夏的酷熱炙烤著大地,而盧氏縣東明鎮后河村的葉氏萬頭生豬繁育基地卻涼爽宜人,圈舍干凈衛生無異味,飼養的母豬、仔豬正在歡快進食、嬉戲。“這個基地采用立體生態種養模式,上層蔬菜大棚、中層生豬養育、地下糞便發酵,資源循環綜合利用,省時省力,生態環保,一人養育千頭生豬輕輕松松。”該基地負責人李偉介紹說。
葉氏生態養豬基地的投資人葉傳林,今年50歲,出生于湖北省棗陽市的一個農民家庭,高中畢業即投身軍營,后考入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,服役期間主動請纓到某炮團養豬。退役后,他放棄穩定工作,經過多年反復實踐,研究出的“平衡蛋白飼料”獲得國家發明專利。他于2015年在鄭州成立天宇飼料有限公司,規模化生產的“豬霸王”混合飼料俏銷全國各地,贏得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。
為改變農村傳統生豬散養習慣,葉傳林到美國學習深造,帶回了自動化生豬養殖技術,應邀到盧氏貧困山區投資成立三門峽市大愛農牧有限公司,設計出適合山區特點的立體種養融合發展模式,在該縣東明鎮后河,杜關鎮民灣,沙河鄉鎮張家、留書、三角等地投資8000萬元建立“三元”仔豬繁育、肉豬育肥等6個生態豬養殖基地,在東明鎮江渠、沙河鄉果角建立千畝生態蔬菜種植基地。目前,葉氏生態豬盧氏繁育基地年繁育“三元”仔豬11000頭,年出欄肉豬10000余頭,蔬菜基地年產西紅柿、黃瓜等蔬菜3000余噸,年產值1.2億元,年利潤4000萬元。
葉氏生產的“平衡蛋白飼料”,適宜生豬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,喂養的生豬不消毒、不打針、不吃藥、長得快。葉氏生態豬生長周期短、出欄快,具有生態環保、省糧省工、改良土壤、高產、肉質鮮美等五大優勢,單頭毛重均達150公斤以上,每公斤售價高出普通生豬2元以上,定點暢銷于鄭州、西安、武漢等各大城市商超。
具有飲水、干濕度、糞污處理系統的豬舍,長期保持20—25攝氏度、60%干濕度,生豬自動進食、飲水、清掃糞便。經腐熟發酵專門用于大棚蔬菜種植,很好的防止土壤板結現象,提高了土壤肥力,種植的蔬菜無公害、色澤好,產量效益高,頗受周邊鄭州、西安等城市民歡迎。
目前,三門峽大愛農牧有限公司在盧氏擁有蔬菜大棚350余個,帶動當地800余名脫貧群眾進基地務工或承包蔬菜大棚增收致富,培養出一批懂技術、會管理的種、養技術能手,推動當地和周邊地區生態農業健康快速發展。
“計劃在十四五期間,在盧氏建立大數據養豬、種菜新技術,擴大以盧氏生態豬和蔬菜為主要原料的盧氏山珍水餃生產規模”,讓全國人民都能吃上‘清清盧氏’生產的放心肉、蔬菜,建成盧氏縣食品工業城,食品工業年產值達到30億元。”葉傳林滿懷信心地說。